第(1/3)页
“久仰许公大名,今日一见,果然名不虚传,许公如此简谱,真是令在下汗颜啊。来…请上座!”
易华伟引领许辛来到主位,热情地招呼他和弟子们入坐。
到咸阳已有一段时日,各学派的士人他也见过许多。诸子百家虽未有大富大贵者,但在打扮上却绝不含糊,无不戴冠佩剑,仪表整洁。
但今日,许辛带来的农家弟子却格外特殊。众人都身着粗麻短衣,那布料朴实无华。脚下是齐楚农夫常见的草履,简单而实用。
据说农家子弟身上的每一件东西,都是用自己亲手种出的粮食所换。这些弟子才三十余岁的年纪,看着却好似四五十的人,岁月的痕迹早早地刻在了脸上,手上老茧纵横,面容黑中透红,笑起来时,露出一口白牙,格外醒目。
许辛,许行之孙,当今农家巨子。虽衣着朴素,却自有一股沉稳之气,与易华伟聊天时并没有那几个弟子的局促感。
易华伟倒是对许辛及其弟子刮目相看,这些人,算是最早的理想主义者吧。
农家在诸子百家中堪称异类。
他们与墨者有几分相似之处,生活极为简朴,身着普通的粗布衣衫。虽大力倡导耕桑之事,却无属于自己的一寸土地,过着周游列国的生活。亦不像儒生那般追逐高官厚禄,只期望能得百亩土地、数亩房宅,定居下来,引领当地百姓潜心钻研耕作技术。
他们祖述神农氏,传承后稷之事业,讲究播撒百谷,力劝耕桑,旨在满足百姓的衣食之需。五谷丰足,则百姓富足;百姓富足,则天下富足,是他们始终坚守如一的理念。
农家学派的起源可追溯到早期官方对农业知识的整理与研究。
在春秋战国之前,农业生产经验主要通过劳动人民代代相传的“农谚”来传承。随着社会的发展,官方开始派遣专门的“农官”系统地搜集和整理农业理论,这为农家学派的形成奠定了基础。
春秋时期,王室衰微,教育垄断被打破,学术思想开始活跃。各学派都重视农业在封建政权中的地位,对农业的理论研究引起了社会各阶层对农业生产的关注,这为农家学派的诞生提供了思想土壤。
农家发展到许行这一代逐渐成为一个成熟的学派。许行是第一个留下姓名的农家代表人物,与孟子处于同一时代。他带领着数十名门徒,从楚国前往滕地讲学,主张“贤者与民并耕而食”,要求人们重视农业生产,并且全民参与劳动,农产品和手工业品之间维持公平价格。其弟子陈相原本是儒家弟子,后被许行的学说折服转而学习农家学说,这使得农家学派的影响力逐渐扩大。
农家学派形成后,曾积极参与到百家争鸣之中。许行的弟子陈相与孟子曾发生过一场著名的辩论,虽然陈相最终落败,但这宣示着农家作为一个学派正式加入到百家争鸣的行列。
许行的主要思想是贤者应该与民同耕而食,饔飨而治,也就是君民并耕。他认为统治者也应参与农业生产,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百姓的疾苦,制定出符合实际的政策,这一主张打破了传统的等级观念,强调了劳动的平等性。
在肯定分工互助的基础上,提倡人人平等劳动、物物等量交换。也就是‘市贾不二’,这一价格论反映了当时贫苦农民对商人利用市场高利盘剥的不满,希望建立一个公平的经济秩序。
孟子则指出,社会中存在“劳心者”与“劳力者”的分工,“劳心者治人,劳力者治于人;治于人者食人,治人者食于人,天下之通义也”。
这是基于人类社会发展的自然规律形成的合理分工,统治者承担着治理国家的重任,不可能同时兼顾农耕等体力劳动。如果要求贤者与百姓一样去种地,那就是扰乱了正常的社会秩序,会使社会无法有效运转。
孟子认为,在现实生活中,每个人的能力和精力都是有限的,不可能做到既擅长治理国家又精通农业生产。而且,不同的工作需要不同的技能和知识,让擅长治理的人去种地,不仅会浪费他们的才能,也无法保证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。所以,农家学派的“并耕而食”理论只是一种不切实际的空想。
而农家学派倡导商品不论质量、工艺等差异,只要数量或重量相同,价格就应相同,即“市贾不二”。孟子则反驳说:“夫物之不齐,物之情也;或相倍蓰,或相什伯,或相千万。子比而同之,是乱天下也”。
意思是物品千差万别是客观事实,不同的物品在价值上有很大差异,有的相差一倍五倍,有的相差十倍百倍、千倍万倍,如果强行将它们同等定价,就是扰乱天下的经济秩序。
按照农家的这种观点,会打击生产者的积极性。如果优质产品和劣质产品价格一样,那么生产者就没有动力去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工艺,这将导致整个社会的生产水平下降,经济发展受到阻碍。
只能说,农家子弟太过理想化。
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