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307 迁都-《崇祯聊天群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但辅臣之中,薛国观也是北方人,而且他还是陕西人,看到张至发被温体仁阴了一把,稍微有点犹豫,但不出声也不行,便还是开口反对道:“如今北方对沙俄的战事将起,事情繁多,迁都南京,下官以为不妥当!”

    朱燮元一听,便立刻反驳道:“沙俄有什么好顾虑的,一个十七岁的少年,就带八百骑,就能大胜而归。更不用说,我们大明在天省那边已经做了足够的准备了。”

    说到这里,他停了停后又道:“再者说了,北方有战事,南方难道没有么?不管如何,如今的莫卧儿王朝还是很强大的,一直蓄势待发,还有,西夷也多半从海上过来,如若老夫所料不差的话,未来大明的战事,还得多赖海战。而诸多之事,我大明迁都南京的话,便会有利地多。再者……”

    要从军事角度来说,朱燮元长期在外带兵,比起薛国观更是能说。他就在那侃侃而谈,说得薛国观根本没有插嘴的余地。

    朱燮元的长篇大论好不容易说完,薛国观还没来得及反驳,温体仁就抢先一步说道:“好了好了,既然宪松提出了迁都,大家又讨论的这么热烈,那不妨上书皇上,公开此事。到底迁都与否,最终还是要皇上定夺的。”

    张至发一直没有发言的机会,此时听到温体仁又把锅丢到他身上来,真要发话时,朱燮元却是哈哈大笑,又把他的话给抢了:“好,首辅这提议好,不管怎么样,我们终归是臣子,定都那里,还是得由皇上说了算!”

    他这话一说,张至发就憋住了,人家都已经点明了臣子无权决定,难道还要再反对,逾越臣子本份?

    温体仁自然明白张至发心中的憋屈,就听他笑呵呵地说道:“恒岳说得在理!这样吧,我们把迁都不迁都的理由都写下来,全都呈送皇上,由皇上决定便是!”

    其实,最好的是这事就当没发生过。可要是提出来,朝中本来就是南方官员为多,都不用说,迁都这事,就算皇上不同意,肯定也会闹得比较大。到时候要是迁都成功,温体仁硬戴给张至发的首倡之功,怕是跑不了了。

    不管如何,如今只能寄希望于皇上不愿意折腾了。

    然而,张至发不知道的是,崇祯皇帝一看到送过去的奏章,他就知道温体仁办得不错!

    实际上,迁都这个事情,就是崇祯皇帝的主意。以如今大明的形势,在他看来,迁都南京,对于掌控大明,对于大明扩张全球,要更为有利。京师交通,没有水利之便,太不方便了。

    大明以后的国策,既然是要全球化,那海路就是最为重要的一条了。长江通海,不管是去哪里,有了不用担心风向的蒸汽轮船,那就会方便太多!

    另外还有一点,江南这边,一直是大明的风尚所在,也是大明的经济重心,如果自己在那边坐镇,定然能更容易地推广科学技术学识。

    也就是说,不管是从军事、政治还是文化,南京都会比京师更合适!

    因此,奏章一上来之后,崇祯皇帝便让底下臣子公开讨论,这又让南方官员很是大喜,纷纷在说,这是皇上的新年大礼啊!

    当然了,北方的官员极力反对,可他们在八部九卿,内阁辅臣等高官上面,人数少得可怜。哪怕回家去养老的孙承宗也上书表达反对的意愿,可终归是挡不住大部分官员的赞成。最关键的是,皇帝的意志也是南下。

    因此,在过年前最后几天,崇祯皇帝拍板决定,来年还都南京。

    这个消息出来,对于京师百姓来说,也是非常不好的消息。可是,他们也影响不到朝廷的决策,唯有骂那些提出迁都的人,由此一来,张至发就惨了!

    还都南京的旨意下来后,张至发就连续上书,要辞职。不过崇祯皇帝不同意,反而把他派去了南京为还都做准备工作。

    于京师这边相比,应天府就欢庆了,鞭炮都比以往过年要畅销了几倍,甚至有很多人纷纷赶往应天府去买房。那房价,是蹭蹭蹭地往上噌。还都的具体计划还没出来,应天府的房价就已经翻了一番了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