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212 一派宗师-《崇祯聊天群》
第(2/3)页
科举制度在大明朝成化年间,又出现了一个较大的变化,就是八股文的出现。由多名大臣建议,最终在前代人的基础上形成了对格式严格要求的八股文。
这个八股文出现的目的,是为了方便阅卷,尽量减少人为地评判那个时候考试时候文章的优劣。这种形势的要求,哪怕到了后世,其实也是存在的。比如后世的论文,还有一些公文,都是有具体要求的,只是没有像八股文那么严格。
八股文的出现,也是深刻改变了大明读书人的科举相关。
而如今,应衍圣公的提议,崇祯皇帝已经拍板定论,科举要加入科学技术知识的考试。如此一来,科举制度便又到了一次重大变革的时候,这点,毋庸置疑。
文官们正在想着这个大变革的时候,崇祯皇帝却又已经在说话了。就听他严肃地对着底下臣子说道:”虽然已经定了科举加入科学技术知识,但是,考虑到如今的现状,朕决定,今年开始,只是县试、府试增加科学技术知识的内容。其他级别的科考暂时不变。等明年之后的童试,增加科学技术知识的考试,后年之后的乡试,再增加科学技术知识的考试,如此类推。钦此!“
乡试开始的科举考试,是每三年才举办一次的。这也就是说,那些秀才级别的,考举人以及之后的考试,还有不少缓冲时间。崇祯皇帝之所以这样做,并不是怕秀才造反。不是有句话说了么,秀才造反三年不成。
他是考虑到,科学技术学识的推广,之前并不是强制,除了在童校的学习。在这样的背景下,直接开始往考试内容里面加科学技术知识,有点说不过去。也因此,就只有童校那些学生,在县试、府试的考试中强制考试科学技术知识而已。
随着这一次的朝议之后,一切皆有定论。如此一来,在县学、国子监等等官方机构中,就要正式开始学习科学技术知识。三年之后再考试,也算是给了学习的机会。
这个道理,这些底下的臣子基本上都明白。因此,当崇祯皇帝一说完之后,明白皇帝并不激进,便在首辅温体仁的带领下,躬身附和回应。
有了衍圣公的站台,又给了天下读书人一个缓冲的机会,相信科学技术知识的正式官方化将不再有大的阻碍。崇祯皇帝心中这么想着,心情很好,便对衍圣公微笑着说道:“孔卿今日明辨是非之举,定会为后人所称颂。如若不信,拭目以待!”
“陛下所言,折煞微臣了。”衍圣公一听,连忙恭声回奏道:“微臣只是据实而言,实话实说而已!”
听着前面君臣两人有点惺惺相惜地对话,那些屁股开花的文官,一个个都在心中骂开了。早知道这样的结局,还不如等到衍圣公说完再有动作。那样一来,一听衍圣公的话,也不至于再冲出来了。都是那孔德斌、马得利闹的,这笔账,非得记在他们两人的头上不可!
今天,丢人丢大了!
而此时,孔德斌、马得利两人心中也叫苦不已,他们两人也挨了屁股打。因为衍圣公的变节,因为他们这一大批人的廷杖,导致原本以为必然会激烈的正邪之辩,成了一面倒的局面。或者说,想反对科学技术学识推广的人,压根就连浪花都泛不起一朵。
看看那些同样挨屁股打的同僚,看着他们眼里盯着自己的怨毒眼神,不管是孔德斌还是马得利,都知道这下得罪死同僚了,还是将近两百来个,完了,完了,以后的日子怎么过?
后宫,周皇后从早上起床,送崇祯皇帝去上朝时,就已经开始担心。哪怕崇祯皇帝临走时,再次安慰她,也没法让她宽心。太子之位好不容易定下,如今又出现了影响太子的大事,她很想知道,早朝的情况,到底会怎么样?
周皇后还是很守规矩的人,虽然很关心,却也没有派人去前面打听消息,只是不安地等待。一直等到,宫外忽然传来此起彼伏地惨叫声。
“娘娘,这是陛下在行廷杖,估计受罚的官员还不少。”有经验的内侍只是那么一听,就禀告道。
周皇后一听,心中就更是紧张了。听皇上的意思,明明那么有把握,怎么一转眼,竟然都开始廷杖官员了。这么瞧着,岂不是事情闹得很僵了?
第(2/3)页